拾音器是一個麥克風的概念,在面對很多觀眾時,麥克風放大人聲、拾音器放大吉他聲,一起從音箱輸出。多數人要安裝拾音器時,都會震驚到,因為拾音器竟然有四種……不是一種,竟然還要選擇!坦白說,挺麻煩的啊。
「不能像唱歌一樣,麥克風對著吉他的洞就行了?」其實,在安靜的錄音室可以,在表演現場難度太高。整個空間易產生回授(feedback,刺耳的高音),也會讓吉他聲不清晰。因此,我們必須在吉他上「貼身地」放一些收音裝置,讓「發聲到收音的距離盡量縮短,減少干擾。」這就是拾音器誕生的初衷。
綜合各種彈法後,大家普遍認為拾音器必須做到幾件事:聲音清晰、聲音立體、聲音自然、以及可收敲擊聲。坦白說,沒辦法透過「一個」位置的收音就搞定所有需求。但可以裝兩個拾音器相輔相成。以下是四個常見的「單系統」拾音器,他們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安裝兩個成為「雙系統」拾音器,就能發揮1+1>2的效果。
〈單系統拾音器〉
拾音器都裝在吉他哪裡呢?簡單說:響孔式卡在音孔上,麥克風在桶身內,吸盤式貼在琴身,下弦枕式埋在下弦枕下方。
(上圖 )響孔式 (上圖) 麥克風式
(上圖) 下弦枕式 (上圖) 貼片式
回頭看大眾期待「拾音器必須做到的四件事」,對應的拾音器分別是:
吸盤和下弦枕式挺適合。直接收琴身的聲音傳導,可得到清晰的聲音。
非麥克風式莫屬。吸盤和下弦枕都是貼著琴身,沒有空間感。響孔式收不到桶身內部聲音,但至少能感應弦的震動,可說微立體。
麥克風和吸盤式最自然。下弦枕和響孔式,專門收弦的聲音,論整體感還是差了一點。
如打板、刮板。看來只有麥克風和吸盤做得到了。響孔和下弦枕都和琴身收音無關。
〈雙系統拾音器〉
如果你研究單系統覺得累,那也……不意外。因為也有很多人是直接裝雙系統的!大不了在用Blend鈕,調整兩個系統間輸出的比例(你可以調成100% + 0%,變成還是單系統輸出)!常見的雙系統有:
一、下弦枕式+麥克風
十分常見的雙系統配置。下弦枕能保持聲音的清晰;麥克風能產生立體感,帶來自然的聲響,也能收敲擊聲。
上圖是L.R. Baggs Anthem SL雙系統拾音器,以最俐落的設計將麥克風貼在琴身裡面,銀色的線則是下弦枕拾音器的感應棒,透過鑽一個小孔,讓感應棒能埋進下弦枕下方收音。
一組雙系統拾音器會包含幾個配件:
安裝完後內部長這樣:
電池在琴頭處,雜亂的線會固定在琴身。
二、響孔式+麥克風
「響孔式+麥克風」和「下弦枕式+麥克風」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兩者都是一個清晰+有立體感的混搭組合。響孔式收集弦的細微動態,搭配麥克風的空間感和自然回聲,總是另吉他玩家特別喜愛。圖片中的SKYSONIC T902即是麥克風和響孔拾音器同身體,方便拆裝,比起下弦枕式要在琴橋在鑽一個孔來通過感應棒,響孔式+麥克風可說是不想破壞琴身時的好選擇。
下弦枕 / 響孔式+吸盤的組合比較少見。其操作和安裝難度較高,吸盤貼的位置對收音有很大影響,很好玩,也算是這種組合最有趣的地方。
〈價格〉
一組入門款拾音器,在台幣約2000-4000元單或雙系統皆可以買到。這個等級已經包含如:調節麥克風和下弦枕之間的輸出比例等優秀功能,做出豐富的演奏。上圖SKYSONIC拾音器即是在此價位區間。
7000-15000元之間,你可以期待拾音器有更優秀的音色和功能。例如接收更廣的頻率範圍,優良的抵噪和防回授(feedback)設計,更強大的系統帶來貼近真實的聲響等。許多職業樂手也使用這個等級的拾音器做現場演出。L.R. Baggs 即在這個等級,廣受吉他玩家喜愛的品牌。
有趣的是,以上拾音器皆需要在吉他底部打洞,以連接導線。這會是另一筆工錢。如果臨時有收音需求,沒有時間打洞等,KNA的吸盤式拾音器可以滿足你。它直接貼在面板靠近琴橋即可。除了雙面膠,還有附贈黏土,讓你可以多次拆卸,且不留痕跡。價格2000左右即可入手!
KNA UP-1 吸盤式拾音器,一貼即可開始使用。可謂最不用破壞琴身就能安裝成功的拾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