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在大聲什麼啦—–有哪些降噪方式能保護聽力呢?


1

對許多愛好音樂和相關產業的工作者來說,擁有清晰的聽力除了能更好的享受音樂之外,也能減去生活中許多不便。但許多音樂活動的場合—-像在舞台上演出、參加演唱會或是練團等等,往往會有超出人耳能夠負荷的音量;而許多人習慣在通勤時聽音樂或是Podcast,但因為引擎或風切聲的干擾不知不覺的就把音量加大。這些習慣長期下來除了會使聽力衰退之外,嚴重者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2

▲大聲對聽力真的不好。

所以最重要的關鍵,其實就是不要長時間處在大音量的環境之下。但總不可能就都不看表演了吧,坐客運不聽歌也真的太無聊,但只要選擇適合的降噪方式,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被克服的喔。

 .

閱讀重點

被動抗噪

主動抗噪

FAQ

總結

 .

被動降噪

被動降噪的定義很簡單,就是透過物體的形狀貼合度物理的方式阻隔耳膜和噪音源之間的接觸,來達到降低音量的效果。常見的產品有被動降噪耳機和耳塞。

 .

.耳機(Earphones)

從耳機的角度來看,耳道型耳機封閉式耳罩型耳機能夠最有效的隔離外在環境干擾的雜訊,隔音的效果取決於產品設計的精密度,也由於每個人的耳朵構造都有些許的不同,講究的玩家甚至會依照自己的耳模型狀去訂製客製化的耳機,來達到最佳的隔音效果。而耳機的被動抗噪的重點在於能夠以合理不傷耳的音量聽到音樂的細節,並降低噪訊產生的失真

 3

▲Audio-Technica/ ATH-M50xBT封閉型耳罩式耳機能夠從物理的方式隔離外部噪音。

 .

耳塞(Earplugs)

從耳塞的角度來看,目的就是要降低環境中音量的分貝數,也許有些人會好奇說: 「那我用國軍打靶時發的30塊橘色泡棉耳塞就好了吧,一樣可以讓聲音變小,感覺沒什麼學問啊。」

這個說法本身沒有錯,泡棉耳塞雖然能有效降低聽到的音量,但同時也會阻隔許多高頻,如果是在看表演或是樂手需要調TONE時,音色會失真的非常嚴重。而音樂耳塞的設計,則是在降低音量同時,又能夠盡可能的使高中低頻能夠均衡,市面上的音樂耳塞雖然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高頻的衰減,但整體來說已經有很接近裸耳的聆聽表現了。

 4

▲Thunderplugs Pro 使用三層緣凸式矽膠材質來增加和耳道的貼合度,透過更換中心的Filter也能調整聲音衰減的分貝數。

5

▲音樂耳塞能夠在全頻濾做均衡的衰減。

 .

主動降噪

6

▲蘋果的AirPods Pro是近期最有代表性的主動降噪耳機

ANC主動降噪技術(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早期被廣泛運用在通訊和戰鬥機的隔音喇叭,近年也被大量運用在耳機產業。ANC的運作原理是透過耳機外側的麥克風偵測外界的環境噪音,經過晶片的DSP運算後,產生和噪音相反的波型。這兩個相反的波型會因為相位(Phase)的因素而互相抵銷,來達到降噪的效果。

7

▲ANC技術會產生與外部噪音(黑) 抵銷的相反相位波型(紅)。

8

▲主動降噪示意圖。

但ANC最大的缺點在於由於他需要判別聲音訊號來演算,所以它只能偵測到規律的噪音來源。所以如果場景是在移動的火車上,ANC雖然能夠降低引擎的轟轟聲,但如果隔壁是坐一群大聲聊天的大媽,可能就比較沒有幫助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是有很大的環境雜音但又需要對話的場合,ANC主動降噪就會非常的合適。

 .

FAQ

1.我可以使用抗噪耳機取代耳塞的功能嗎?

要看場合,如果只是要阻隔噪音的話,那都能夠有顯著的效果,但主動抗噪通常會需要過電才能使用,而且除非是較高階的耳機,不然多多少少會有一點電流聲,需要音樂蓋過去,如果是要睡覺時戴的話就會略顯不合適。

如果是在音樂活動的話,那外在的聲音頻率也會被降噪耳機過濾到失真,這時使用音樂耳塞更能發揮他的優點。

2.長期佩戴耳塞是否會有會有不良影響?

配戴耳塞本身其實滿安全的,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耳塞可能會將耳垢擠壓回內耳,堆積的耳垢有可能造成暫時性的聽力降低;耳塞如果太髒也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但只要適當的清潔,這些問題通常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在配戴耳塞時,中耳和外部會有氣壓差,摘耳塞時是用硬拔的可能會導致耳鼓疼痛,建議用緩慢旋轉的方式取下。

 .

總結

適當的降噪方式能改善大音量對人耳造成的傷害,音樂耳塞能讓音量衰減的同時保持頻濾的均衡;被動式降噪耳機能在嘈雜的環境用低音量聽見音樂的細節;主動式降噪耳機能夠用相位抵銷週期性的噪音,但對人聲表現較差,如果同時搭配被動降噪的設計可以有更有效的隔音效果。

聽力防護對每個愛音樂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希望能一直聽喜歡的歌到80歲仍然有敏銳的雙耳,那我們就需要更重視對生活中噪音的防護。